要素式立审执一体化驱动持续提升涉企司法服务质效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:2025-06-05 16:09:59
为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,破解企业司法维权中立案慢、审判久、执行难等痛点,伊春市金林区人民法院创新推行要素式立审执一体化改革,通过立案、审判、执行全流程要素化整合,构建通过“标准化指引、智能化问答、全流程协同”工作体系,推动司法服务提质增效,切实降低企业诉讼成本,增强市场主体司法获得感。
一、要素式立案:开启便捷司法新航程
一是精准梳理立案关键要素。组织专业法官团队,深入研究各类民商事案件,涵盖合同纠纷、侵权纠纷等常见涉企案件类型。按照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经验,细致梳理出每个案件类型的立案关键要素。二是典型案例精准引导诉讼风险。精心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案例指引。针对每个案例,详细剖析其中蕴含的诉讼风险。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,增强当事人对诉讼风险的认知和证据收集能力。三是创新推出“立案40问”选择题模式。突破传统立案的繁琐问答形式,开创性地设定“立案40问”。将复杂的法律问题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选择题。当事人只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勾选答案,即可完成立案信息的初步填报。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立案门槛,即使没有专业法律知识的当事人也能轻松操作,减少了因表述不清或理解偏差导致的立案反复修改问题,有效缩短立案时间。四是精研合同要素式诉状。聚焦合同纠纷,迭代要素式起诉状。梳理15项核心要素制指南,聚焦当事人核心诉求,动态更新要素式诉状的格式与内容,让当事人诉求表达更精准、材料准备更高效,立案一次性通过率提升25%,耗时缩至0.5天,企业修改次数减超70%。五是创新推出要素式推荐函移送机制。立案部门受理涉企案件后,抓取案由、诉讼请求、关键证据、争议要点等核心要素,形成标准化推荐函,细化标注合同纠纷关键信息并移送审判部门,此举助力法官快速把握案情,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11.27天,有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,增强司法服务获得感。
二、要素式审判:精准导航审判高速路
一是要素式审判定航,精准锚定庭审焦点。法官接收案件材料后,迅速启动要素式分析机制,对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进行深度剖析,精准提炼合同纠纷中订立履行细节、侵权纠纷中损害后果等核心要素。庭审前,将关键要素告知当事人,引导其围绕核心争议准备证据、陈述观点,有效避免无效辩论和程序拖延。该举措使庭审紧扣焦点高效推进,显著提升审理效率与裁判质量。平均审理时限同比缩短11.27天,庭审时间平均缩短至32分钟。二是模板化文书筑基,筑牢裁判规范根基。针对不同类型案件,民庭深入调研实务需求,制定精细化、标准化判决书模板。从文书结构划分首部、事实认定等板块,到明确内容要素、统一术语法条引用规范,形成完整规范体系。法官只需按案件实际情况“填空”,即可快速生成逻辑严谨、格式规范的裁判文书。此举既大幅缩短文书撰写时间、减轻法官负担,又确保同类案件裁判尺度统一,有力增强司法裁判权威性与公信力。
三、要素式执行:破浪前行保障权益兑现
创新要素式执行与一站式执行服务平台相结合工作模式。深入推进“立审执”一体化建设,打通审判系统与执行系统的数字化通道,加强执行工作与立案、审判两个阶段的衔接,确保案件信息的高效流转。聚焦执行案件核心要素,对执行案件的关键信息进行精准提炼与分类。对执行案件信息进行要素化解构,提取案件执行标的、争议诱因、及被执行人财产状况、履行能力等要素,有助于归纳执行案件特点,对其进行分类处理、批量处理、优先处理等。执行人员依据要素清单,快速把握案件要点,明确执行方向与重点,缩短案件分析时间。整合各类执行资源与服务,当事人在线提交申请、查询进度、提供线索,实现“一次登录,全程通办”。执行期限同比下降11.23天。同时,与多部门数据对接,打破信息壁垒,快速获取被执行人财产等信息,一方面,要保证执行效率,高效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。另一方面,要确保执行工作透明化,既便于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查询与参与,又保证执行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。
金林区人民法院
2025年6月5日
|